喉褶蜥

Ptyctolaemus gularis   Peters
   

  14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鉴别特征头窄长,长度约为宽的两倍;吻长于眼眶直径;咽喉部有三对彼此平行排列的纵褶,后端弯向中线呈“U”字形。
形态依据文献记载西藏墨脱县一雌蜥,头体长73. 5 mm,尾长182mm,前肢长30mm,后肢长57mm。生活时背面橄榄棕色,具有深色横纹或点斑,两眼间有二弯曲的深棕色横斑,眼下方有一深色线纹向后斜达口角,四肢及尾背面均有棕色横纹,咽喉部有时呈蓝色,具三对深蓝色纵纹。腹面黄白色。头窄长,头长约为头宽的两倍;吻长于眼眶直径。头背鳞片较大,但大小不相等,具强棱。吻棱和上睫脊锐利。鼓膜被小鳞。咽喉部有三对彼此平行排列的纵褶,后端弯向中线呈“U'’字形。无背鬣,背鳞大小不相等,较大的背鳞具强棱,背侧上部几行鳞棱尖向后上方或直向后,下部鳞片棱尖向后下方;腹鳞与大的背鳞等大,强烈起棱,棱端突出。四肢中等大小,第III、IV指约等长,第IV趾远长于第III趾,后肢贴体前伸最长趾端达鼓膜与眼之间。尾圆柱形而细长,为头体长的两倍以上,其上被以大小不相等的棱鳞,雄蜘有低矮的颈褶,喉囊亦较发达。
文献记载:Smith (1935: 149)报道该蜥全长为(80 + 170) mm(未记性别)。标本采自4500ft的小山区。

生物学

标本采自西藏墨脱县背崩村海拔1200m的山林中。
垂直分布:1200-1364m。

国外分布